浮生杂记

以预防近视的名义

Written by 西塞山人

学择新西兰(Choose NewZeaLand)Day222-223

Day222-223(2018年8月31日-9月1日,周五、周六)

  从今年9月份开学起,法国将实施一项新法规,禁止3至15岁的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智能手机。一位法国母亲在谈到智能手机的使用资格时说,“孩子还不够成熟,有些成年人也不行。”
  
  显然,这是一条防止未成年人玩手机上瘾的法律。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前两天中国则以预防未成年人近视为由,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其用意和法国差不多。
  在我看来,对网游实施总量调控和所谓适龄提示,除了增加政府的寻租空间,滋生更多的审批腐败,没有任何用处。

  8月30日周四晚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好逸恶劳是人类的天性。尽管不是所有的电子游戏都是毒品,但是有的电子游戏一定是“香烟”、“酒”,甚至是“大麻”或“海洛因”,令人上瘾。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禁止“香烟”和“酒”的生产和销售,不过我们通过立法,可以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不要试图仅仅用“说服”来解决未成年人的网瘾问题,如果说服对大多数人有效,那么中国办一百所北大和清华都装不下学生了。
  中国有个成语,形容小孩子的调皮,“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固然有夸张的成份。可对于不能说服的未成年人,如今打又打不得,惟一的办法只有“上手段”,例如罚抄作业、没收玩具。谁都知道,对未成年人不加管教,一味放任自流,最后受苦的是家长自己。

  法国立法禁止3至15岁的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智能手机,给学校老师暂时没收学生的智能手机提供了法律依据。相比之下,中国的老师仍然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总不见得以预防近视的理由去“上手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