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杂记

别稀里糊涂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Written by 西塞山人

学择新西兰(Choose NewZeaLand)Day230-231

Day230-231(2018年9月8日-9月9日,周六、周日)

  上篇文章提到近期一所名为Abacus Institute of Studies的院校被NZQA(新西兰学历认证局)取消了New Zealand Diploma In Business Level 5 & Level 6的资格。
  我又研读了一下相关报道,发现NZQA取消的是这两个专业课程招募新生的资格,也就是说现在的学生不受影响,以后就不办了,难怪这次没有产生巨大的反响。今年1月,位于奥克兰的新西兰国家学院(New Zealand National College)被新西兰学历认证局(NZQA)注销,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50人,最后有些人还上街游行。

  在2016年,NZQA对Abacus Institute of Studies有过一次评估,给出了Category 1的评价。从此报告得知New Zealand Diploma In Business是该校2013年就开出的专业课程,应该说是主力课程了。
  可为什么时隔两年,一所1类院校就受到NZQA如此严厉的处罚呢?院校的办学风格不是说变就变的啊,老板一夜之间堕落了?想卷了钱跑路吗?
  DAVID根据自己以往的办学经验,作出了一个合理的推测,那就是并购后遗症。他说新西兰私校本质也是公司,与公司并购一样,私校之间也会发生并购。任何一起并购,都将带来人员流动。人员流动势必会带来治学和管理的变化,如果这种流动变为人才的大量流失,那么并购后教学质量滑坡是必然的,无论这所学校当初的品牌多么响亮。
  这也是我经常念叨的:当一个公司与另一个公司合并,你如果恰巧是其中某个公司的一员,你千万不要相信管理层的信誓旦旦,什么保持独立品牌,什么不会裁一个人,什么联席CEO,全是放屁。合并必然产生冗员,这里的冗员是个中性词,不是贬义。私企绝不会长期容忍冗员的,合并后砍掉冗员(CEO也不能幸免),甚至让1个人干2个人的活才是资本的目的。

  对于外人来说,肯定难以了解院校的资本架构的变化。可我们还是有办法甄别问题学校的:记住,但凡中介跟你说得花好稻好,“保证”能让你“混”毕业的,一定不是啥好学校。
  真要去,签字的时候看清楚签的是什么材料,缴费的时候搞明白缴的是什么费用,应该你拿的收据就收好(回家再仔细看一遍),别稀里糊涂的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另外,学生在开学前(也就是正式上课之前),以及入学的前八天可以反悔。学生有权向学校提出退费申请,并得到扣除合理管理费用后的剩余学费。
  要是你的退款申请符合流程和时间规定,学校却以各种理由来搪塞、推脱、拒绝,你可以向管理机构https://www.istudent.org.nz投诉。
  毕竟新西兰还是一个讲规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