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9(2018年5月6日,周日)
无论如何,林校长能站出来道歉这一态度是值得赞赏的。
不过,林校长把锅推给文革就不对了,道歉就不要找理由,自己的文字功底不够就是不够,没什么大不了的。非常用汉字,每个人都会念错,每个人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只是大家对北大的期望值没有及时调整过来,今天的北大早已经不是从前的北大了。
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中央电视台曾采访经济学家陈翰笙,他在27岁即受蔡元培邀请成为北大教授。记者希望他对北大说一句祝福的话。
陈翰笙沉默了一会儿,旁人建议:“你就说希望北大越办越好!”
他继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
“我希望北大办得跟从前一样好。”
所以,调低期望值之后,我们应该能够接受道歉信除最后一段以外的内容。我们来看看道歉信最后一段写了什么: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换句话说:广大人民群众只关注”鸿浩志“而不关注他的思想,他感到失望和内疚。
我觉得林校长的表达能力确实是有问题。
我们忽视你的思想,你为何要”内疚“?你应该是对自己犯下的念白字的错误感到内疚才对。
大家关注你念白字的错误,又怎么能由此推导出忽视你思想的结论,这两者有因果关系吗?
再来看看林校长傲娇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他的话外音就是:你们本不应该质疑我。)
焦虑本身是不能创造价值,但焦虑可以激励人类创造价值,加快迈向未来的脚步。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很焦虑,总是告诫他的员工:我们的公司离破产永远只差18个月。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很焦虑:“腾讯离倒闭只剩6个月,有危机感才会有胜算。”
连那个作恶没底线的百度都很焦虑,创始人李彦宏说:”若失去用户支持,百度离破产只有30天“。
……
质疑本身是不能创造价值,但质疑可以提升人类认知水平,推动科学的不断进步。
哥白尼不质疑地心说,何来日心说?
伽利略不质疑亚里士多德,何来自由落体定律?
爱因斯坦不质疑牛顿力学,何来相对论?
……
林校长对质疑抱有如此看法,不难解释前段时间发生的学生质疑校方却被打压的事件了。强烈建议林校长好好学习老校长胡适的语录:“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有网友建议将最后一段话改为:“感谢大家的质疑和由此产生的焦虑。我坚信焦虑与质疑将推动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让我们用更加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一起走向未来!”
这样才算是一封及格的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