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杂记

种草,长草,拔草

Written by 西塞山人

学择新西兰(Choose NewZeaLand)Day116

Day116(2018年5月3日,周四)

  语言学校有同学说他的住所遭遇窃贼,被翻得一塌糊涂,他损失约一千刀纽币。房东更惨,奢侈品和古董全被卷走。依我看多半是熟人作案,专业的毛贼,通常只要现金。奢侈品和古董,首先得看得懂它们的价值,其次还得要销赃,销赃是有风险的。

  我是个穷人,对奢侈品和古董一直没有什么感觉。换句话说,我可能缺乏“让我想要奢侈品和古董”的多巴胺。
  

  多巴胺(英语:dopamine)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脑科学对于多巴胺的准确的本质描述,一个是多巴胺作用于我们的奖赏系统,让我们产生欲望;另外一个作用是,让大脑预期奖赏,从而指导相应的行为。简单的来说,多巴胺的作用,就是“让你想要”,和让你选择能得到更多奖励的行为。
  多巴胺并不是媒体所渲染的,快乐分子,或者快乐的根源。多巴胺和快乐,其实关系并不大。就像高晓松说的:很多人分不清理想和欲望。理想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快乐的;欲望就是当你想它时,你是痛苦的。这个欲望,就是多巴胺的分泌。

  在网络世界中,“草”是多巴胺最形象的比喻,以下句子里的”草“显然不是其本义,它被理解为对某种东西的心心念念。
  “最近被某人种草了。”
  “我对这部手机长草很久了。”
  “最近长草了这家店,终于来拔草了。”
  “求大家来帮我拔草。”
  ……

  每个人总有自己的“草”。我对奢侈品和古董不长草,不代表我对数码产品不长草。
  不过我认为,对一件事物长草不一定要马上拔草,马上拔草会让你迅速地对这件事物失去兴趣。
  一般而言,长草的时间越长,你拔草后对这件事物保持兴趣的时间也会越长。得来不易才更珍惜。我对一款数码产品长草,起码让它长三个月,长则一年,甚至等到草都枯萎了。
  我知道数码产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更新迭代快,越晚买越好。而且我个人又有点环保意识,不愿意把数码产品直接扔到垃圾堆里,那即便当作收藏的话还得考虑家里是否有收纳空间。因此我有意识地克制拔草的冲动。
  但是我对电子游戏并不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旦决定投入时间玩一款游戏,(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能花钱提升购买装备或等级的,就不花时间。尽快拔草,让自己早点对这款游戏失去兴趣——电子游戏这东西,小玩怡情,大玩丧志。

  人非草,人种草,任其杂草丛生,还是小草青青,全在你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