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杂记

全面解决方案之困惑

  自去年以来,“全面解决方案”之词频频见于计算机专业报刊杂志。然而真的存在中小企业的“全面解决方案”吗?我一直感到困惑。

  困惑之一:全面解决方案要解决什么?
  我想,IBM 也不敢保证哪一家亏损企业采纳了他们的“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能够扭亏为盈——因此我经常告诉用户:电脑管理永远是锦上添花,绝不是雪中送炭。全面解决方案充其量是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先进管理思路,假如企业原有管理基础工作不错,那么遵循这种管理思路的话,无疑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产生了增加间接经济效益的可能性。你无法指望一家管理一塌糊涂、难以维持职工生计的企业通过“全面解决方案”来解决。

  困惑之二:全面解决方案真的能够解决管理问题吗?
  我想,中国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不是管理问题,而是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全面解决方案再全面,也无法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某IT杂志上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工商部门办理颁照工作要求手续齐全,缺一不可,然而人情大于法,所以编程人员不得不设计了一个“强制通过”按钮,以便领导照顾人情。编程人员当然知道这是不对的,所以又设计了一个日志,以记录何人何时何地按下了“强制通过”。窥一斑可见全豹,你肯定会明白,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喜欢全面解决方案的。

  困惑之三:全面解决方案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中小企业能不能承受呢?假如我们按国家税务局以180 万年营业额以下划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来确定小型企业,那么又有谁能够承受IBM 级别的全面解决方案呢?而国内所谓方案供应商,对十万元以内的迷你系统软硬件集成又有什么兴趣呢?再看固定资产规模5000万元以下的中型企业,按某固定资产规模10亿的国家大型企业为一个不全面的解决方案付出2000万元的二十分之一推算,100 万元全面解决方案不是每一个中型企业所能支付的。

  困惑之四:全面解决方案实施难度究竟有多大?
  即使管理者有决心,企业资金足以承受,全面解决方案的实施(特别是国营企业)恐怕也是困难重重。一是员工素质能否跟得上,搞搞电脑操作培训相对容易,但员工若缺少敬业精神和岗位责任心,数据乱输一气,“垃圾进垃圾出”,后果还不如不用电脑;二是管理者有无勇气裁员,全面解决方案势必要调整手工作业模式下的岗位设置,也必定要取消多余的岗位,否则的话效益从何而来?

  为真正全面解决这些困惑,逸峰隆重推出“皆大欢喜解决方案”:首先是保证领导权威不受削减,该签字时还是要签字,电脑打印的单子照样作废,多搞几个“特批通过”按钮;其次保证员工不受任何裁员之威胁,承诺减轻员工工作负担,用了电脑可以节省出时间供“侃大山”之用;再则实际不必搞什么系统管理全面解决方案,每个配备电脑的岗位各自为政,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是FOXPRO还是WPS ,只要交上来的报表是电脑打印的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