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购模式的外卖,是指由网络平台承接消费者订单,下单给餐厅,然后由网络平台的快递员到餐厅购买外卖,送到消费者手中。之前我曾称其为第三方外卖。
长期以来,国内从未有哪一家网络平台像麦乐送一样敢对外送时间作出承诺——我记得麦乐送开展过30分钟送达的服务,超过30分钟就送券作为补偿,当时快递员表示压力很大。网络平台不承诺外送时间的原因,是代购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对网络平台来说)不可控因素。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餐厅中午忙得要死,你还要给餐厅下外卖订单,餐厅稍有懈怠,整个订单的外送时间就会失控。
必须承认,网络平台一直在努力,努力发展用户,努力招募快递,努力增强系统,然而时至今日,没有一家网络平台有勇气将1小时内送达作为一个服务质量的量化标准。
我觉得叫外卖等待1小时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容忍极限。那么代购模式的外卖能不能做到1小时送达?如何做到1小时送达?今天我就结合个人的一些从业经验,来一番纸上谈兵,与同行探讨。
据我所知,“点我吧” www.dianwoba.com 在预估外送时间方面,有些算法思路,与我在本文中提出的类似——毕竟人家是行业先驱。我观察过“点我吧”网站,我的工作地点周边的多数餐厅,显示为“39分钟送达”。显然“点我吧”有能力做到,而不对外送时间作出承诺,应该是“点我吧”的一种经营思路。
提高外送费定价
你是商人,不是雷锋。更糟糕的是,没有排着队的投资人搬着一堆一堆的钱送给你去大烧特烧。你若学着友商,盲目对消费者施展免费甚至补贴策略,我相信你很快就会千疮百孔,倒在O2O的前进道路上,成为没有墓碑的无名先烈。
对消费者采用较高的收费策略,提高客单价,提升单均毛利,才能让你的服务团队维持较高的服务水准,包括作出类似1小时内送达的服务承诺,以及我后面说到的与消费者的“对赌”。
既然顺丰的快递费可以比其他快递公司贵1倍,为什么一家承诺1小时内送达且超过1小时即予赔付的网络平台的外送费,不能定得更贵?顺丰同城是12元,那你就定价24元。
你担心定价高了没有订单?那顺丰怎么不担心没有订单?
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是分层次的,想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一部分消费者就是相信优质优价,就是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2012年,我从事第三方外卖工作的时候,小杨生煎每客6元(现在是8元),有些消费者支付15元外送费,只点1客,总价21元——无他,就想吃生煎尔。
所以这件事的重点在于,你是不是能做到1小时内送达,能不能在消费者的脑海里建立起一个“靠谱”的形象!
叫人跑个腿送一顿饭,连24元都不想出,那么他就是个屌丝,根本不是你的用户。
大胆承诺“超时赔付”
商家服务向消费者作出服务承诺是一种必要的姿态。就代购模式的外卖而言,代购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是承诺的初级层次;代购后在预估时间内送到消费者手中,是承诺的中级层次;代购后限时送达,则是承诺的高级层次。
你不妨先给消费者一个“超时赔付”的承诺:
- 订单付款后1小时内必达;
- 超过1小时退24元,每超过10分钟赔24元;
- 每单最多赔240元,即外送费的10倍。
承诺是相互的,既然你承诺1小时内送达且“超时赔付”,那么消费者也要作出一些承诺:
- 一定要通过网站或APP下单;
- 下单后立即完成在线支付;
- 订单一旦支付,不能变更,更不可取消。
要求消费者作出承诺的用意在于减少一些订单变化可能性:
- 网站或APP下单,意味着只有消费者点错,客服不会听错或记错;
- 在线支付,且订单不得变更或取消,意味着处理订单过程中不会有变化,你更易履行1小时内送达的承诺。若没有极端情况出现,消费者也不会拒收。
同时,“超时赔付”也是一个市场策略。消费者会被吸引,好奇地进行尝试,看看这家网络平台到底能不能做到1小时内送达。你把给予消费者的超时赔付款视作广告费投入,那绝对物超所值。
准备一份适合“外卖”的菜单
在1号店购物的时候,你会发现订单能够显示所有商品的重量合计,它成为1号店计算快递费的依据。对外卖来说,“重量”并不重要,你应该关心菜品的“出品时长”,即餐厅接到一份四菜一汤的外卖菜单后,到底需要多长时间能够把四菜一汤制作并打包好交到网络平台的快递员手中?
你的网络平台在建立各家餐厅外卖菜单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哪些菜品适合打包外卖,还应该将这些菜品各自的“出品时长”,分别录入到系统中,这将有助于系统预估总的外送时长。
“出品时长”,越短越好。单个菜品“出品时长”超过5分钟的,都应剔除出外卖菜单行列。
有人说失败的餐厅,总有一个过长的菜单。我不能再同意了!对任何一家餐厅外卖来说,单品不宜超过15个,组合不宜超过5个——消费者从来不指望外卖能有多么的美味,不会想要对付自己的肠胃而去面对一张长到让人难以选择的菜单。
提前过滤不合适的餐厅
如果没有足够的消化订单的能力,那么汹涌而来的订单对网络平台来说就是灾难。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三番五次之后,网络平台必然名誉扫地。
消费者通过网站或APP下单,好处在于系统将根据消费者填写的外送地点,自动过滤掉预估外送时间会超过1小时的餐厅。
过滤算法大致如下:
- 判断消费者需要外送的地点是否落在网络平台的大服务范围内,例如上海的中环线或其他划线范围以内。如果不在,直接告诉消费者不接受预订;
- 如果在,以消费者需要外送的地点为圆心,系统后台扫描出周边N千米范围内的可预订外卖餐厅;
- 系统后台逐一计算每个餐厅与外送地点之间的自驾路线里程数;
- 里程数除以快递员电瓶车平均时速,获得电瓶车在餐厅与外送地点之间的送餐行驶所需时长;
- 筛选出送餐行驶时长少于N分钟的餐厅列表,在网站或APP端展现给消费者。注意,这个N,可以由后台动态调整,比如在晴天,是20分钟,在雨天,是10分钟。
你不必去关心消费者想吃什么,而是要告诉消费者:现在起1个小时以内我能给你送什么!
小结
当你将出品时长、送餐行驶时长加起来控制在30分钟,即便加上派单、调度、取餐、登楼等其他因素占用的时间,我认为代购模式的外卖做到1小时内送达根本不成问题。
只对消费者承诺1小时内能送达的外卖,尽量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是我思考的核心。要是不巧你的快递员此时此刻都没空,那么你马上把网络平台关掉不让消费者预订就好,根本不用担心赔付得连底裤都没有了。